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变化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做到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赢”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重速度和数量,轻效益和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潜力的发挥;对自然资源是重开发、轻保护。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以能源消耗为例,我国的煤炭消耗由1980年6.1亿t增加到1996年的14.4亿t,增长了1.37倍。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中国能耗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6%,1995年已提高到10%。低于美国(占25%),但高于日本(6%),居世界第二位;198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10.9%,1995年提高到14.1%,低于美国(占24.1%),大大高于日本(5%),成为全球第二位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据内部资料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时,能源消费将占世界总量的20%,如果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年耗煤炭将达到43亿t以上。试想,这种局面将会给环保带来空前的压力和问题,恐怕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要想避免出现上述的灾难性结果,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有必要就如何“双赢”,从哪里切入去实现“双赢”做些深入的研究。
近日,钢铁企业召开嘴巷源·环保技术会议,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天窗,大量的数据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佐证。
钢铁工业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其能源消耗约占全世界能耗的10%,新本消耗约占世界工业总用水的10%,我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约占工业污染负荷的10%。近十年来,钢铁工业认真贯彻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方针,把控制污染融于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十年间,钢产量增长一倍(由5958万t增长到12850万O,能源消耗只增长38%,单位产品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7%,吨钢新水消耗由58t下降到29t,吨钢废水排放量由48t下降到20t,年排尘量由123.7万:下降到87.57万t。
“九五”期间(2000年与1995年相比),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1170kg标煤降到907kg标煤。每年节约3187.6万t标准煤,相当于节约175.3亿元,占全行业当年利税的43.82%;钢产量增长近40%,污染物排放总量却大幅度下降:废水中的COD和55下降20%,酚氰下降40%以上,废气中的粉尘和降尘下降17%,二氧化硫下降13%。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达标率均超过了85%。虽然钢铁工业在“节能、降耗、减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看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能源看,我国吨钢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大约高出50kg(高60%)以上。宝钢吨钢综合能耗730kg标煤,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2000年钢产量12850万t计算,全行业每年的节能潜力可达500万t标煤以上。
从环保看,“九五”末我国钢铁企业平均吨钢耗新水为28.79t,吨钢排放二氧化硫6kg,吨钢排尘7.8kg,厂区降尘每月每平方公里43.st。而国际先进水平吨钢耗新水仅为3.2t,吨钢排放二氧化硫为1.“kg,吨钢尘0.5kg,厂区降尘为每月每平方公里7.5t,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
我国钢铁企业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个别企业的能源与环保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宝钢的吨钢综合能耗730kg标煤,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吨钢排尘0.36kg(日本吨钢排尘1.3kg),已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首钢吨钢排尘1.37kg,武钢吨钢排尘2.94kg。
钢铁行业看到了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十五”期间,经过分析论证后,把经济与环保实现“双赢”的切入点定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技术创新上。冶金界认为,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全世界的铁矿仅可开采156年,国内的铁矿仅可开采50年。蜘界的炼焦用煤还可开采40一60年,国内炼焦用煤还可开采40多年。全世界锰矿还可开采81年,国内仅有贫矿,富矿全部依赖进口(每年80万t)。全世界铬矿可开采15年,国内的富矿全部依赖进口(每年100万t),全世界镍矿可开采52年,国内富矿依赖进口。冶金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钢铁企业赖以生存的许可证,不搞好环保就没有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他们还把推进清洁生产作为今后钢铁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企业技术改造应遵循的重要法则,作为钢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条件。“十五”期间,拟用29项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其中,21项是环保节能技术,改造的顺序不是重在末端处理,而全部是生产过程中的改进,国家拟投入的费用超过100亿元。
在技术创新方面,今后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节能与环保的关键技术(如干熄焦和无组织排放烟尘);大力研制特殊环境下使用的新型钢铁材料(如减震材料、减噪材料、磁屏蔽、复合材料)和高性能、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如高纯度钢材、高精度钢材、高均匀度钢材)。通过技术创新,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高附加值的清洁产品,大幅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措施,钢铁工业把科学管理作为实施清洁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努力确立生产与环保的综合决策机制,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从生产源头做起,控制污染物产生,解决老污染治理问题,有18个钢铁企业列入国家经贸委的清洁示范工程。“十五”末期,全行业的吨钢综合能耗降到80kg标煤,吨钢新水消耗降到16t以下,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10%以上。同时,钢铁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生产组织和环境管理体制,做到环保与生产并重,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一个钢铁大国变成绿色的钢铁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