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循环经济政策深入到市政决策理念中,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BOT工程数量猛增。其中有数量可观的生物堆肥工程。但是,堆肥的出路依然是横在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1.我国堆肥工程的经验教训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国债支持过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工程。这些工程大多数只有2~5年的寿命。能够持续运行的堆肥工厂屈指可数。
这些项目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工艺技术绝大多数来源于科研院所自主开发探索。
2) 设备多是国内自主应时开发,技术含量比较低,系统性及其集成比较差。
3) 对设备运行工况理解不充分,设备腐蚀极其严重,使用寿命很短。
4) 堆肥品质很差。腐熟度低,依然发臭,富含沙子、玻璃、塑料片,有机质含量多低于20%,远低于有机质含量>45%的有机肥标准,重金属超标。
5) 系统能耗过大。比如,有的配置了干燥技术造粒技术。
6) 虚报工程套取国债,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导致半拉子工程。
刚刚开始几年,农民在田间大量接受这些粗堆肥产品。但是,随着时间延续,粗堆肥中玻璃、塑料、沙子对耕作、土壤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明显,肥效反而大打折扣;加上绿色农业概念深入人心,农民逐渐拒绝堆肥进入农田,导致堆肥销路多年来严重受阻,大批堆肥工程停运。
2. 堆肥的出路
粗堆肥重金属超标,不适宜于田间地头,进入人的食物链。它的出路只有园林、绿化、植被恢复、土地复垦、沙漠化土地治理等。堆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运输距离限制。距离超过一定限度,加上运输成本后堆肥的价格就超出了堆肥的价值,用户不能接受。尽管堆肥工程花费了很大力气,生产工艺不对头,终端产品一直定位在粗堆肥,部分仅仅是营养土。本身就失去了长距离运输的价值。
所以说,要把堆肥销售到足够远的有需求的地方,关键在于粗堆肥向精制肥发展,必须大幅度提高堆肥的品质。
3、翻堆技术
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关键之一在于机械翻堆技术。国内一直没有高级的翻堆机械。最近几年,有几种德国的先进翻堆机械技术与工艺被引入国内堆肥工程。比如斗轮翻堆机,翻堆高度达到3.5m;侧翻堆车,翻堆高度达到3m;滚筒翻堆机,翻堆高度达到2.7m。这些均是先进的堆肥生产机械,足以充分保障堆肥均匀腐熟度。
4、通风技术
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关键之二在于堆肥通风供氧技术。没有强制通风和堆肥不同腐熟阶段的供氧量调配,腐熟时间就延长,同时腐熟度还提不上去。堆肥的臭味达不到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程度。
5、精制堆肥核心技术
解决熟化堆肥的品质就是要从粗堆肥中去掉砂石、塑料,最大限度地增加腐殖质含量,要加强分选。以粮食机械为基础开发出来的粗堆肥气流密度分选技术或称比重分选技术,就是精制肥的核心技术。
5.1 密度分选技术的核心原理
砂石、塑料、有机肥三种物料具有显著的比重差。混合物料均匀分布在一倾斜筛网上以后,通过鼓风配风,使料层发生流化。沙石、玻璃比重大,倾向于下沉,有机质居中上层,完成分层。直线振动力直接作用到重质物料上,使其获得爬坡力上移,轻质物则下移,形成分离。塑料以及硬塑料箔片上浮,随风飘起,抽排出分选室后另外收集。
5.2 密度分选系统
影响密度分选效率的因素有:物料含水量,物料颗粒大小,腐熟度,布料的均匀度,布风与风速。
粗堆肥的含水量在30~50%,颗粒大小也在0~80mm之间。输送过程中由于振动,含水量较高的物料容易结块。风吹流化的效果就差多了。腐熟度高,塑料上的粘连物就少。物料分散的厚度不均匀,不利于风吹流化。颗粒大小不均,差别过大,也不利于风吹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