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垃圾,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用的东西,这是大众化的观念。如果一类物品用上了“垃圾”的这个词,就是没有用了。不过,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说明这个世界就没有没用的东西,“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罢了。对于城市生活垃圾而言,如何分类,有效的分类是再循环使用的基础。
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一直是全人类最头痛的事情,因为它的特性就是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堆在一起,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人们将不需要的物品混合丢弃,形成混合型生活垃圾,再利用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不像工业垃圾,成分还比较单纯,再利用比较容易实现。
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人们一直提倡分类收集,以利于资源化利用。在发达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比较好,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分类收集工作做得比较好。而在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垃圾的原始分类工作基本没有,自己认为没用的东西都放在一起了,扔进了垃圾桶,成为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困难的根源。在我国,由于再回收利用有很大的市场,造就了一大批拾荒大军,经过他们的精心挑选,垃圾堆里能挑的都挑走了,留下来的就是垃圾中的垃圾了,这部分直接利用无任何价值,这也是让政府最头痛,而又不得不每天面对的现实。
以华南地区为例,垃圾的基本成分如下:
厨余 50-70%
泥沙等无机物8-15 %
塑料袋类包装物 10-15%
高热值长条物 15-20%
其他 3-5%
厨余类大家很熟悉,就是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泥沙等无机物是指沙土和没法回收利于的大小玻璃瓶等;塑料袋类包装物指大家丢垃圾时的包装物,这类物品比较肮脏,虽有利用价值,但拾荒大军捡起来后还要清洗,划不来,所以还留着;高热值的长条物,大部分是鞋子、衣服、箩筐等,这些部分捡起来也卖不掉;其他部分就是拾荒大军没捡到的,如一些小的饮料瓶、啤酒盖、短小的电线,说不定还有些废铜烂铁的。
二. 目前采用的处理方法
人们一开始处理垃圾都是采用填埋方式,后来有些地方发现土地值钱或者土地越来越少了(污染问题很多当地政府都没有认真考虑),经济发达的地区就采用焚烧处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硬撑着采用填埋方式。后来看到焚烧发电带来的问题也是多多,而且资源又越来越缺乏时,又想起了资源化利用,如堆肥等综合处理。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问题还是多多,可以说,目前处理生活垃圾所采用的方法,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得已而为之,在新方法出来之前,大家也只好在普通方法上探索了,也可以说是在矮子里比高低而已。
下面简述目前采用的几种方法的特点:
(一)填埋
目前有大约90%的生活垃圾采用的是这种方法,大一点的城市由于土地值钱和管理相对比较完善,大部分采用卫生填埋,但少之又少;小一点的城镇,土地价值还体现不出来,况且资金也跟不上,只好采用简单填埋,这占大部分。
填埋的优点就是简单,看上去省钱,但后遗症比较多,而且造成的后果还是不可逆的。在填埋时要达到真正的环保标准,处理费用还是比较高的。所带来的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1. 水源污染: 主要是由渗滤液造成的,渗滤液是由厨余部分造成的,如果没有卫生填埋的保护层,这些渗滤液经过土壤进入地下水,会造成更多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和病原体的污染,可以使周边地区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全国的城镇都是相连的,特别是南方地区,人口密度更加大,每一个镇级都有填满场,可想而知,对一大片人们的身体影响有多大!
2. 易燃废气: 垃圾中的厨余堆放在一起,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成分复杂的废气,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容易造成填埋场存在燃气爆炸等长期安全隐患,如果这些气体没有收集使用,进入大气中可造成大气的污染和产生温室效应。
3.土壤污染: 一方面,渗滤液污染土壤,特别是重金属的污染;另一方面,塑料等不可降解的成分使这片土地永远无法使用,即使填埋场封场后采用诸如植树等生物方法还原生态,也没有办法降解那些部分。
(二) 焚烧发电
焚烧发电是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但用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如果是全部生活垃圾都要进行焚烧处理,用资源化利用这个词是比较勉强的,应该说是浪费资源的同时回收一部分资源,因为生活垃圾中有50%左右是水,10%左右的无机物,它们是无热值或者是负热值,再先进的焚烧炉也需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无可奈何之。
焚烧发电的关键难题就是厨余垃圾,如果能将厨余垃圾分离出去,焚烧发电是可行的。不分离厨余垃圾,又要使焚烧能比较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生活垃圾的预处理,目前大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添加燃油,不过由于燃油比较贵,比较少用;
2.添加煤炭或者高热值的工业垃圾,目前大部分使用这种方式,使垃圾发电变为小火力发电;
3.将原生垃圾堆放一段时间,发酵后的垃圾水分减少了很多,然后再添加适当的煤炭,这样能节省费用,不过大型化就比较困难了;
4. 有人说,垃圾填埋几十年后再来焚烧发电,说是新工艺,还有诸多优点,或许是吧。但哪里有那么多的土地给你填埋几十年作为周转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