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石镇虎门村,南部山区一个偏僻小山村,村庄不富裕,房屋甚至略显破旧。但走进村内发现,道路干净利索,质朴清新,角落里见不到垃圾死角,环卫工于丰轮推着环卫小车在村子里来回穿梭。“村里卫生没得说,这俩保洁员都很负责,碰到垃圾就打扫了”,谈起村里环境,村民李开芳直言很满意。
“全镇42个行政村,你可以随便检查,肯定找不出一堆大点的垃圾堆来,我就敢这么保证”,彩石镇环卫所所长方文迪告诉记者。彩石镇,财政收入在全市中等靠下,但城乡环卫一体化方面却一直名列前茅,上个月考核在全市第一,在全区一直是佼佼者。
彩石镇的变化是南部山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多元道路的缩影。南部山区垃圾问题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个难点。近年来,历城区全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推进模式,并鼓励基础较好的镇、村,采取招投标等市场化手段,引入保洁、物业等专业化公司实施环卫保洁等日常作业。其中,彩石镇在不断创新,从一开始通过“花钱买垃圾”彻底消灭垃圾死角,到后来引入专业保洁公司,构筑长效机制,现代化的垃圾收运体系逐渐完善。
花钱“买垃圾”消灭垃圾死角方文迪的底气源自于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拘一格,独闯新路。底子薄、运输难、资金少一直困扰南部山区垃圾处理的瓶颈。
从2013年开始,彩石镇开始将垃圾收集工作转向市场化运作模式。首先改变的是垃圾运输员的招聘方式。彩石镇在全镇内公开招聘垃圾运输员,要求运输员自带车辆,根据运输距离,将全镇划分为三个范围,运输员自行收集辖区内垃圾,垃圾转运站按车给运输员费用,10公里以内每车运输费60元,10到15公里以内的每车运输费为85元,20公里以内的每车运输费为100元,每车垃圾不少于2.6至2.8立方米。
“花钱买垃圾”这种新奇的方式立马调动了垃圾运输员积极性,并且大大降低了之前完全由环卫所收集的成本。垃圾运输员开始“疯狂地”在全镇范围内找垃圾,不用两年时间,彩石镇内垃圾死角很快得到彻底清理,如今走在村庄道路上,很难再看到垃圾堆。
引入专业保洁构建长效机制
经过两年运作,彩石镇辖区内垃圾死角基本消灭,原先花钱买垃圾的模式逐渐显露弊端,“没有垃圾可以运输了,垃圾运输员就挣不到钱,收集效率降低,而且出现其他村镇垃圾运入的现象,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巩固,这就需要构筑扎实的长效机制。”方文迪表示。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彩石镇引入专业保洁公司泰和易通,将所有保洁任务交给保洁公司打理。泰和易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接管彩石镇保洁工作后,首先对保洁员队伍进行整顿,将一些工作不积极、“关系户”全部辞退,重新招聘,全镇180余名保洁员队伍,约三分之一被重新换掉,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同时借助公司车辆和人员优势,进一步加大村镇机械化保洁力度,全镇环卫水平进一步提升。
而彩石镇环卫所则抽出身来,专门对保洁公司工作进行考核。保洁公司将五六个村划分为一个片区,每个片区选择一个管理员,管理员大多数由村书记担任,保洁公司根据工作情况发放奖金,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保洁人员的奖惩与其工作的责任心和效果挂钩,对责任心强、工作效果好的全额发放工资并适当给予奖励,而消极怠工的则扣发部分工资。随着各项机制不断理顺,彩石镇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环境卫生考核成绩持续提升。
全区过半办镇试水保洁外包
彩石镇市场化道路是历城区积极探索市场化道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南部山区各街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历城区15个涉农办镇中已经先后有西营、郭店、仲宫、唐王等过半街镇试水市场化运作,将驻地和村居环卫保洁作业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保洁公司负责,街镇负责监管考核。经过两三年的(合,很多办镇已逐步走上正轨,尤其是南部山区片区正在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有效改善。
仲宫镇是南山地区的大镇,辖74个村,人口约7万多人,从镇中心的东西主干道往北经过一条支路左转后,便来到了仲宫镇环卫所驻地,在驻地旁边便是该镇的垃圾中转站。在现场,一辆辆三轮车正在将从各个村里收集的垃圾转运到这里,该镇每天往济阳垃圾处理厂运100多吨垃圾。
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办镇引入市场化后,保洁水平明显提升,而且在保洁员保险、待遇等方面都得到提升,现代化垃圾收运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市场化道路中,一些弊端仍然没有克服,大多处在摸索试行初级阶段,真正完全理顺和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多方面全力推进。